安宅网

位置:首页 > 装修设计 > 大设计

程建新:,在教书育人中浸淀设计

大设计2.14W

程建新: 在教书育人中浸淀设计

程建新

程建新简介:

现任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院长、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设计艺术学硕导组长、“产品设计”主讲教授。

社会兼职: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工业设计协会副理事长、上海设计中心副主任、上海室内装饰行业协会环境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建筑协会(ICU中国)咨询设计委员会首席专家、《设计》杂志编委、《大设计》杂志副主编。

研究方向:产品造型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与策划。

 记者:您目前的工作内容主要是什么?

程建新:主要是教学,现在是在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传媒学院担任院长,所谓艺术设计传媒,就是除了设计之外还有一个传播,其实设计和传播是联在一起的。所以设计分成: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当然还包括室内外设计。传播包括:广告学、旅游管理等等的一些相关的。当然我的学院里还有一些其它研究机构,有六个研究机构。我也在里面把握一下方向,促进一下它的建设和它的社会成效。

在社会上,主要是在中国工业设计协会里担任常务理事,在这里面也是做一些设计推广工作。同时,我在行业协会里面担任环境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在工业设计协会里面担任副理事长,现在也是设计创意中心的文职主任,主要负责影响上海发展的一百个设计师和机构的工作以及设计队伍的发展、规范。设计人员积极性的调动,市场设计的促进。

记者:您认为我们学校里教育出来学生,能够满足目前我国现在化进程当中对设计还有建筑的要求吗?

程建新:现在我只能倒过头来说,综合任何一个学校,哪怕是世界上最好的学校,如果觉得它的培养是能够完成衍生社会需要和社会发发展的,那么这个学校也就差不多走到头了。所以每个学校每个课题,都是不成熟的,有很多东西要去探索发现要去研究。这个时代发展特别快,我们都必须拼了命的去努力学习和探索新的知识,才能够满足这种需要。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讲,在我们国家,设计方面的教学是参差不齐的,从社会发展角度和社会需要角度来说,还不能尽如人意,不能够完全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但是我们至少大家都在尽力使之尽如人意,能够赶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希望能做得更加完善。所以我们不好对学校的教学现状能不能满足当下的社会需求做一个过于主观的评价。

记者:您的学校和其他一些学校,在教学方法上和培养学生的方法上有什么差别?

程建新:直接和某某什么学校做对比的话,不适合在公开场合来表诉。作为我们自己的办学思路,我们把学校的设计教育定位放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创意。我们是上海经委任命的创意产业人才教育基地,同时也入选了影响上海发展的一百个设计机构。我们在培养学生创意和创新上也是做了自己的努力,当然这个努力的效果能够达到什么境界,什么样的程度,能不能被社会的认可,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第二个是:强调学科消化。强调理工科和艺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软性思考和硬性思考、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这之间的一种交叉关系。这样的话呢,就依托华工理科大学,具有强大理工背景这样一个环境,再加上自身的艺术人文的一个氛围,把这两者做到一个很好的结合。包括和商学院还有机械学院、材料学院跟他们的学科交流,在科学和艺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上得到一个比较好的融合基点。当然这也是我们的愿望,现在我们还不能用非常充分的成果来证明我们在这个方面做得就比别人好。但这方面是我们的努力方向,也是我们孜孜追求的一个目标。

 记者:现在有一个现状,就是学生的实践机会太少,不知道您怎么看?

程建新:怎么说呢,我觉得现在学生实践的机会跟过去相比,不见得少。为什么不见得少呢,一个是现在招生数很多,前几年扩招非常厉害,像上海的入学比例超过90%了,这么多人获得机会,所以本科教育已经是大众化的了,当然现在也有学者提出来,在大众化教育里,要提倡精英培养。我们学校的校训是“勤奋求实,立志明德”,不但要勤奋,要脚踏实地,还要“立志明德”,就是要有很好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理想是指自己的高度,情操是指自己的深度,这一块也是要提倡的。学生大量扩招了以后,实际上学生的时间的机会还是不少的,一方面,各学校大力提倡产、学、研合作,建立了很多基地,为学生提供能够进行锻炼的机会。另一方面,很多学生就业一是提高了,自觉寻找实践机会,甚至很多学生到最后一个学年就去实习了。除此之外,很多企业像电气集团、正泰集团、西门子、英特尔等组织了大量的设计竞赛,像搜狐也做过好多次的社会性大赛,而且现在的大赛已经从过去讲故事的方式过度到现在实战高度出发,越来越接近实际应用需要,这也就是一个机会,组织的好,对学生来说就是一个极好的实践机会,这非常重要。但像现在有些高校把大赛作为课程内容去做,以赛代课,我不提倡。将来学生认知基础、技术基础不扎实,就没有发展后劲,四年时间还是要进行系统训练的。所以我们会甄选适合的赛事,最好内容是可以跟我们某些课程相关,延伸出来,进行社会实践和设计创新,这是我们提倡的。所以我们这里学生参加竞赛不是特别多,但是获奖率还是挺高的。就是讲你要把课程里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大赛应用的实践结合起来,然后再做课程研究,而不能拿大赛冲课程。

记者:您对中国的文化有很深的理解,也一直致力于弘扬中国文化的事业。

程建新:说深谈不上,就是想把我们东方的文化,特别是中国的文化发扬光大,我在很多演讲和文章中一直在讲,怎么样去吸收民族文化的源头活水。这个源头活水不是说柱子上盘条龙就是东方文化,正相反,而是说怎么样把这种文化的精髓、对文化的理解,变成每个人都能享受的文化基因,这个就不是那么简单的、直观的移植,而是要从骨子里去体验、体会,去挖掘。

记者:那您觉得在做设计时,应该怎样将我们老祖宗的文化融入其中呢?

程建新:中国从生活理念、文化理念,包括审美观念上,从周开始,到唐、宋、明、清,都有它的精彩设计。但每个时代可能都有它的弱点,比如说清代,它的装饰过于繁荣,有点走西方洛可可的风格,过于细致也过于雕琢,但是它在工艺上取得的成绩又是前人没有达到的。所以这里面怎么样把它的精华部分提炼出来,我们现在的细致生活、品质生活,就可以从中吸取很多精雕细刻的东西和对那种细致追求。但是要是讲大气,就不得不说说明代,明代的那种实用性和人文性体现得非常好。但是有些东西又稍显简单了,那么在这里,它的大气、功能性、人文性,就是你要继承的精华了。

这个是在具体方面,更多的是在理念上,包括人文的风格,以及我们提到的对君子的看法,佛教的本意,在这方面日本现在做的非常好,想现在他们的“禅”,对“禅”的理解,日本做的比较好,讲到最本质的禅,就是一心一意的、全神贯注的做某件事,就像我们现在在聊天,如果关注某个话题,我们把所有的智慧都集中起来去解决问题,这就是“禅”。那么“茶禅”是什么?就是把整个饮茶的过程变成一种文化,一心一意、心无他念的品味茶的滋味,这就是“茶禅”,不是我们随便喝茶都叫做禅,把它当做一件事情,专心致志的去做,这就是禅。禅能够修炼人心,我们生活中很多时候需要一种“禅意”,我们做装修业好,做设计也好,这件事情是为了某一个目的一心一意的在做,把相关的要素都考虑进去,那就是很有“禅意”,很有东方哲学的一种生活方式。就是要多方面的考虑,为它的功能性服务,做设计要一心一意的做,这也是一种“禅意”,一种意境,这种意境能够摒弃很多繁杂的、干扰的东西,很纯净的去做事情。这是一种理想的境界,每个人都做不到,但是我们要向这方面去努力。